
物料特性:以石灰石、石膏为代表的中硬以下脆性物料,宜采用以冲击、劈裂为主的破碎方式;当物料SiO2含量较低、非粘性时,细碎阶段可优先选用锤式(含可逆锤式)、反击式或辊式破碎机;若后续对粒形要求更高,可在细碎后增设立轴冲击(制砂机)进行整形。锤式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、过粉碎少、能耗低等优点,但对高湿粘物料需谨慎使用;辊式破碎机对中硬以下、非粘性物料的细碎同样适用。
• 单段细碎(≤30 mm):采用可逆锤式破碎机单段开路,配置振动给料机+筛分,实现连续均匀给料与粒度控制;适合原料均匀、含水率较低、追求简化流程与占地紧凑的场景。
• 两段闭路(≤20–5 mm):颚式/反击式粗碎 + 锤式/反击式细碎 + 筛分闭环,通过筛分返料控制超粒径与含粉率,兼顾产能与成品稳定性。
• 整形提质(机制砂/高等级骨料):在细碎后接入立轴冲击破碎机进行整形,降低针片状含量、优化级配与粒形。
• 移动化部署:场地受限或需快速转场时,可采用车载移动式破碎筛分一体方案,缩短安装周期并提升调度效率。
• 物料强度与硬度:中硬以下脆性物料优先;如采用锤式方案,建议原料抗压强度≤180 MPa;当强度接近或超过该区间时,宜调整为反击式/辊式或引入闭路流程以稳质降耗。
• 入料与粒度控制:锤式细碎机典型允许喂料粒度约400–1200 mm,产品粒度5–40 mm可调;建议前端配置预筛分与均匀布料,避免大块集中导致过载与偏析。
• 水分与粘性:锤式细碎机篦条怕堵塞,对高湿粘物料应控制含水率或选用无筛条/辊式等防堵方案,并配套防堵与清堵措施。
• 筛分与闭环:细碎后建议分级筛分+返料闭环,以稳定成品粒度、降低过粉碎与返料比,提高系统通过量与能效。

• 日常点检与润滑:建立轴承、转子、反击板/齿板等易损件的定检与润滑计划,关注温升、振动与异响,及时更换磨损件,保持破碎比与粒度稳定。
• 防堵与清堵:高湿季节或含泥粘工况,优先采用预筛分+可调篦条/无筛条结构+旁路清堵的组合,减少停机清理频次,保障连续运行。
• 工艺联动与自动化:配置给料—破碎—筛分联锁与负荷监测,避免空转、过载与堵料;必要时加装在线粒度监测实现闭环控制。
• 耐磨与备件管理:针对石灰石、石膏的磨蚀性差异,合理选型锤头/反击板/辊皮材质与硬度,建立备件周转与寿命台账,降低停机损失。
在线留言
免费获取定制破碎方案
